公民科學

緣起

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是一種協同合作方式科學活動,通常在科學家規劃之下,讓一般大眾有系統地參與科學研究案中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這些參與所涵蓋的範圍包含探索問題、發展科學技術、收集與分析資料等。這個類型的科學計畫之核心價值在於科學知識的協同合作,而研究與知識生產過程中,是不被少數人或專家所把持,而是在公民參與研究過程中,將成果和經驗分享於公民。事實上,公民科學並非是新興的概念,早在1900年,奧杜邦協會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在北美進行聖誕節鳥類調查 (Christmas Bird Count),即開啟最早的且具規模的公民科學計畫,之後,這個計畫並每年舉行,其成果形成重要的鳥類調查資源。

如今,公民科學家已經是許多科學計畫中的一部份,如氣候變遷、入侵種、生物保育、生態復育育和監測、以及水質監測等領域都用到公民科學家來進行研究計畫。至於如何擴展公民科學計畫,Silvertown(2009)認為有三個主要因素:

  1. 能夠使用已存在且容易取得的工具來分享公民科學計畫的相關訊息及其成果於普羅大眾,降低參與的技術性門檻;
  2. 能夠將參與者所貢獻的資料、技術、計算資源、勞力、甚至金錢,進化成真實的科學成果,使參與者感受到貢獻所帶來效益;
  3. 公民科學計畫能接受公眾課責(public accountability),科學研究計畫的資金來多數來自於政府資助,而公部門的資金事實上是納稅人的錢,若要用納稅人的錢繼續做研究,公開成果且取得公眾認同是最好的做法。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社群媒體(Social Media)於近年來逐漸成為人們在網路世界彼此溝通的工具之一,如Facebook、Twitter、Flickr、Plurk、Foursquare...等,使用者可撰寫簡短的文字訊息,混雜照片、網址、地圖或地理座標,以分享他/她的生活大小事或周遭所見所聞於社交網絡中,使用者在閱讀網路上的資訊,同時,使用者也扮演資料提供者的角色。這與傳統網路環境大不相同,網路內容(Web content)不再是只由少數人提供和維護,而是集合普羅大眾的力量來構成,這不同以往的革新,事實上,就是Web 2.0的一個重要特徵,這樣的資料內容亦被稱為「使用者生產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OECD, 2007)。因為行動裝置的便利,大量的使用社群媒體的狀況下,使用者猶如「人體偵測器」(human sensors),不斷地觀察環境變化且報導在地資訊。因此,網路技術的革新,亦使得生態觀察更為便利,生物多樣性資料的生產更為容易。Platt (2011) 在美國科學人雜誌的部落格上,以iNaturalist.org為例,報導社群媒體和公民科學的結合是保育兩生類,防止物種減絕速度的可能解決途徑。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鳥類學實驗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近來也發展許多以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ing)的生態觀察工具,如YardMap。

網路技術革新,固然為生態觀察帶來許多的資料收集上的便利,但新的工具往往不是為生態觀察所設計,因此雖然收集許多資料,卻引起資料處理上的問題,隨著越來越多樣的工具被使用在公民科學的計畫,這個課題就越顯得重要,本研究之計畫即在探尋新興社群媒體用於公民科學的架構,這個架構包含如何利用社群媒體特性來收集生態觀察資料、如何處理來自於社群媒體的非結構性資料、以及如何建立資料匯集平台,一方面提供專業人員使用,來分析資料;另一方面,也能提供公民科學家以分享他們的生態觀察資料。